Post Page Advertisement [Top]

人類喜歡追求,通過科學知識和想像塑造未知的空間或未來世界,稱之為科幻。我們香港代表有衛斯理,在音樂界,則有法國二人電子組合 Daft Punk 。自 1997 年首張專輯《Homework》問世,成為電音界驚世駭俗之作,到第二張專《Discovery》流行路線,奠定其高科技電子音樂路向。兩張專輯令電子音樂界發生一場巨大革命,席捲全球引發各界爭相模仿。自第三張專輯《Human After All》未來派機械人搖滾以來,全新專輯《Random Access Memories》暌違八年,
終在全球樂迷望穿秋水下發表。其間經歷與迪士尼合作為電影《Tron: Legacy》創作全片管弦樂配樂,這回則重返擅長的電子領域。一直以未來派電音獻技的他們,今次試圖找回音樂的本質,回到過去探索舞曲根源。

「Give Life Back to Music」以前衛搖滾姿態為專輯揭開序幕,開宗明義告訴樂迷旅程由 60 年代起航,繼而輾轉進入 70 年代復古舞曲的跳脫。由迪斯科放克到爵士放克,完整樂隊陣容灌錄擺脫現今電子執迷,把舞曲應有的 groove 重新帶入21世紀。首支單曲「Get Lucky」與萬人迷 Pharrell Williams 合作,率直了當的放克結他充滿活力,不禁令人聞歌起舞。「Touch」一如其名,是全碟最動人的歌曲,一個機械人接觸到人類後的心路歷程。最喜歡的作品要數找來 80 年代叱吒風雲的電子音樂作曲家 Giorgio Moroder 合作的「Giorgio by Moroder」,歌曲勵志,由放克、爵士、交響到搖滾,穿梭古今未來,實屬神來之筆。

在這個舞曲氾濫年代,大家都執著於電聲、取樣和電子節拍,忘記舞曲應有的人性化。極端如美國樂壇將音樂公式化,利用統計學及市場學以電腦精算出樂譜段落,舞曲氾濫全球,令樂迷以潮流為聽音樂方向,重量不重質。《Random Access Memories》證明流行音樂同樣可以擁有高尚的藝術情操,而且是對當今電子舞曲的控訴,甚至將會改變現今電子音樂過份單一化的沉悶局面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Bottom Ad [Post Page]